在现代商业活动中,合同是确保交易双方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。随着《民法典》的实施,合同的签署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和灵活。然而,当合同对方是自然人时,如何确保合同的签署既符合法律规定,又能降低风险,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。我将通过本文探讨在我们与自然人签署合同时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点。
签名与指印:合同签署的双重保障
根据《民法典》的规定,自然人在签署合同时,除了传统的签名方式外,还可以选择按指印。然而,考虑到指印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,如指纹的模糊不清、难以验证真实性等,合同签署时最好要求自然人同时签名并按指印,以增强合同的法律效力和可追溯性。
签名的规范性:使用正式姓名
在合同签署过程中,自然人应使用其正式姓名进行签名,即身份证上使用的姓名,避免使用小名、艺名、别名或曾用名等非正式姓名,如果希望体现艺名等更具有影响力的名字,可以同时签署并标注“(艺名)”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合同的可识别性和可验证性,避免因签名的不规范而引发的法律纠纷。
签名的清晰度:重签的必要性
如果自然人的签名难以辨认或与平时的签名存在较大差异,合同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其重签。重签意味着在原合同文本上再次签名,以确保签名的真实性和一致性。
人名印章与私章:个人签约的局限性
尽管在某些文化中,使用人名印章或私章是一种传统的签约方式,但在现代法律体系下,这些印章由于缺乏官方存档和验证机制,不宜作为自然人签约的方式。使用这些印章可能会增加合同的法律风险。
指印的规范性:左右手大拇指优先
在自然人按指印的情况下,一般推荐使用右手大拇指或左手大拇指的指印。虽然目前没有法律规定必须使用哪个手指的指印,但左右手的大拇指是我们在申请身份证件、护照等有效证件时会被采集的,一旦出现争议,可以通过调取存档指印进行对比的方法来确定真实性,因此是合同实务中的一般做法。
身份证件的核实:签约前的必要步骤
在自然人作为合同当事人时,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原件供查阅并留存复印件是一个重要的步骤。通过核实身份证件,可以确认签约人的身份,避免冒名顶替等风险,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。
结论
合同的签署是一个严肃的法律行为,尤其是当合同对方是自然人时,更应注重合同签署的规范性和安全性。通过要求自然人使用正式姓名签名、按指印,以及核实身份证件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合同风险,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。同时,这些措施也体现了对合同法律效力的尊重和对签约双方权益的保护。在商业实践中,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法律规定,以确保合同的签署既符合法律要求,又能有效防范潜在风险。